| 2023年8月集装箱船舶买卖及新造船市场报告 | |||||||
| 
 | |||||||
| 2023年8月,集装箱市场第三季度到目前依然上涨无力,货量增速缓慢,需求低迷和运力过剩导致运价难涨易跌,多个航线取消,市场闲置船舶数量增多,这样的趋势或将在未来数月持续。细分板块中,独立船东纷纷开始行动,在二手船市场中择机进行船队优化和资本置换;新船造价仍居高不下,但种种迹象表明见顶已为期不远;拆船市场仿佛已发出信号,未来拆船数量有待进一步提高...... 1、Sales&Purchases二手船市场 当月录得成交量与上月相比略有增多,约30艘船舶发生转手交易(部分为过往交易),但船价仍处于下行通道,市场上在售船舶颇多,船东只有将船价降到较低水平,才可能引起买家的兴趣。从当月的成交来看,此前表现较为激进的班轮公司MSC仿佛已改变策略,录得交易数开始下滑,其他班轮公司购船多选择在租的较新船龄的船舶,买断高租约后收入船队,比如阳明买入3 艘2018 年日本IMABARI船厂建造的14000TEU箱船;独立船东表现尚可,基本上都在进行船队优化和资产置换,但是偏向于选择带租约的船舶。如Seaspan购入2艘ONE旗下的8110TEU箱船(2008年建于日本),总价1.08亿美元,带有租约。同时,将旗下2艘4253TEU箱船(2002/2005年建于韩国)转售给ONE和另一位日本买家;英国船东Lomar同样将旗下1艘5042TEU箱船(2005年建造)以及2艘CSBC 2002年建造的3237TEU箱船转售Conbulk,均带有租约。 此外的更多买家依然与俄罗斯航线相关,比如由马士基前高管带队的新晋班轮公司Cstar Line当月也开始扩充船队,有消息称其购入了2艘Ice 1A super 型1638TEU箱船(2005年建造于德国),总价约为1200万美元。(成交及详细信息请见下表) 2、Newbuildings新造船市场 当月录得3笔新造订单,其中Reederei Nord在广州文冲厂签订的2艘1930TEU为此前的选择权订单,但有消息称其升级为了双燃料订单,价格尚不确定;MSC本次与舟山长宏船厂签订的大单,是继去年12月份下单10艘11500TEU 液化天然气双燃料集装箱船的第二次合作,披露造价每艘1.3亿美元。该批次船舶将于2026年至2027年陆续交付,可见大班轮公司仍在为远期市场进行部署,并保持乐观态度;最后一笔订单是舟山常石船厂迄今接下的最大型集装箱船,来自日本船东Nissen的2艘5900TEU甲醇双燃料订单,也是该船厂向大型化船舶转型的开始。可以看出当月新签均为双燃料订单,虽然传统燃料船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无法被双燃料船舶完全代替,而且双燃料船舶始终被认为是全球实现零碳排放的过度产品。但从目前的订单来看,越来越多的班轮公司、船东公司更倾向于尝试或选择双燃料船舶,以应对未来市场的需要。我们近期也录得达飞海运与上海外高桥签订8艘9200TEU箱船意向协议,同样将采用甲醇双燃料为动力。 新造船方面,新增船舶艘数仍保持高位,当月录得交付共计26艘。其中,值得注意的是7000TEU级集装箱船当月共交付4 艘,分别是Sea Consortium 在上海外高桥船厂建造的7092TEU系列船第3-5艘以及AL Maritime在大连重工建造的7100TEU系列船第2 艘,上述两种船型均为SDARI Sealion 设计,这些船舶交付后,将被投入远东-印度以及亚洲-非洲航线营运。另外1800TEU曼谷型船交付了6艘,将部署于东南亚航线。(订单及新船交付详细信息请见下页表格) 3、Demolitions拆船市场 4、Steel Price国内钢板价格 (来源:海丰经济) | |||||||